文:花长春(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全球经济学家)
张捷(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
导读
“13省市34万亿”基建是新版“4万亿”吗?新基建能否撑起稳经济的一片天?
摘要
一、“13省市的34万亿基建项目”是新版“4万亿”吗?到底多少是疫情催化出的?
第一、结合媒体清单和地方两会报告,我们能查到明确有规划总额的9省市的计划投资总额为25.6万亿,有2020年投资数据的13省市年度投资金额为5.42万亿。
第二、上述这些总投资额和2020年年度投资额是疫情发生后新推出的刺激方案吗?不是;
第三、疫情后地方政府投资会加码吗?肯定的;
第四、新增投资金额会有“4万亿”2.0版?部分会有。
二、“新基建”是未来的方向,但能撑起稳增长的一片天吗?
什么是新基建?我们将新基建分为四个层次:
(1)最内核是为数字、信息经济的六大支柱——即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提供基础设施,如5g基站、idc数据中心等;
(2)第二层次是电子化、智能化改造现有城市的传统基建设施,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项目;
(3)第三层次是在城市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应用设施,例如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支持的充电桩、光伏、垃圾发电等;
(4)第四层次也是最外层,实际上并不能称得上新基建,更多是补短板基建,如科技园区的开发、连接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高速铁、轻轨等。
“新基建”规模知多少?发展空间巨大,但不足以撑起稳增长。“新基建”项目在17多万亿ppp项目库中少的有点可怜,不足1000亿元,占比只有0.5%。类“新基建”项目,如轨道交通、园区开发、垃圾发电等,在ppp项目库中大约2.6万亿,占比14.7%左右。两者加总大概占整个ppp库的15%左右。
“新基建”概念变火,一方面是政策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反映市场人心在tmt,只是换个名头,以基建的名义来炒tmt而已。
正 文
1. “13省市的34万亿”新一轮投资是新版“4万亿”大刺激?到底多少是疫情催化新推出的?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截至3月1日,包括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共计33.83万亿元——我们加总该报道明确列出投资金额数据的8省市的投资之后是22.23万亿元。[1] 咋一看这类信息,能让市场立即联想2008年“4”万亿基建大刺激。那么有多少是因为疫情而放出来的项目呢?2020年又准备投多少?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梳理了相关省市的两会报告和相关报道。值得一提的是,除云南、四川,全国29个省(市)已经召开两会,而且是在疫情发生之前召开的。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最近报道的数据和两会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地方政府有无因为疫情而新增投资项目。
我们梳理的结果是:
第一、结合媒体清单和地方两会报告,我们能查到明确有规划总额的9省市的计划投资总额为25.6万亿,有2020年投资数据的13省市年度投资金额为5.42万亿。我们的清单里面,8个省市在地方“两会”报告里面有具体投资金额,10个省市是被媒体报道的有具体投资金额的。两份清单有重合之处:
有总规划投资金额的是9省市:云南、四川、福建、陕西、河南、重庆、河北、黑龙江和宁夏(图1);
有2020年年度投资金额的是13省市:河南、江西、四川、江苏、陕西、福建、云南、重庆、北京、河北、黑龙江、广西、宁夏(图2)。
第二、上述这些总投资额和2020年年度投资额是疫情发生后新推出的刺激方案吗?不是。
我们将这些省市与其“两会”报告中公布的投资额对照,分为三种情况:
媒体公布的数额与两会公布的数额完全一致的:重庆、河北省、陕西、福建省四个省市;
之前未公开(可能未开两会或者两会报告中未提到)但新近被媒体公开的是:云南、四川、北京,和黑龙江;
投资金额在两会报告和新近媒体报道有变化的是:河南(图3)。
由此可见,基本上这些数据尚未反映疫情对基建投资的影响。
[1]《21世纪经济报道》题为“投资额近34万亿。一大波新基建投资清单出炉,粤苏甘三省紧急扩容公共卫生项目”中一张表列举了13个省市的项目,有些省市缺少投资金额的数据。表中最后汇总得出34万亿,但表中只有8个省市(河北、黑龙江、福建、河南、云南、四川、重庆、宁夏)有投资额数据,合计总额为22.23万亿,而不是表尾合计33.83万亿。在这张表上,北京、上海、山西、江苏、山东等5个省市有项目数,但没有金额数。如果不是该报道计算错误的话, 那就意味着这5个省份的金额数据不方便单独公开,可以推算出他们的投资项目总和约是11.6万亿。
注:福建、重庆、河北和陕西的投资为其省政府工作报告数。前三个省份数据与《21世纪经济报道》中提到的一致,而陕西省数据不在报道之内。
注:福建、重庆、河北和陕西的投资为其省政府工作报告数。
第三、疫情后地方政府投资会加码吗?肯定的。地方对基建新增的具体方向和规模恐怕都需要等待中央“两会”的指导。也有可能加快现有存量项目的进度。
第四、新增投资金额会是“4万亿”2.0版?部分会是的。现在恐怕很难完全再现2008年的那种新增gdp的10%(当年新增的4万亿,约占gdp的10%左右)投资刺激量,但我们认为总体基建投资规模应该会比年前规划要高得多。
2. “新基建”是未来的方向,但能撑起稳增长的一片天吗?
最近资本市场冒出的“新基建”概念对于不少财政部门人士来说多少有点突兀,不是这个概念有多特别,而是规模太小,且大部分需求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图3)。虽然新型基建是过去几年一直在努力的而且也将是未来五年规划的重点方向,但就当前地方政府稳增长需求来说,可能有点杯水车薪。
2.1 什么是新基建?四层次看新基建范畴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因此,新基建是相对于传统基建的一种说法,重心不再是铁公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房地产等相关的项目,而是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相关的项目。
我们理解新基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图4):
(1)最内核是为数字、信息经济的六大支柱——即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提供基础设施,如5g基站、idc数据中心等;
(2)第二层次是电子化、智能化改造现有城市的传统基建设施,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等项目;
(3)第三层次是在城市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应用设施,例如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支持的充电桩、光伏、垃圾发电等;
(4)第四层次也是最外层,实际上并不能称得上新基建,更多是补短板基建,如科技园区的开发、连接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高速铁、轻轨等。
2.2 “新基建”规模知多少?发展空间巨大,但不足以撑起稳增长
在政府基建投资中,尚未有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统计,我们可以从ppp库细分项目中窥见一斑。目前存量ppp项目总投资规模大概17.6万亿元,其中铁公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隧道等)是大头,约7.1万亿元,占比接近41%(图5、6)。规模排在第二位的是房地产、土储相关的,包括广场、公寓、棚改、危房改造、保障房、土地储备等,约3.4万亿,占比20%左右。而医疗卫生只有3000亿左右的项目,占比1.7%。
注:新基建包括信息网络建设、光电、充电桩、生物质能、智慧城市、科技等;类新基建包括垃圾发电、轨道交通、园区开发。
注:新基建包括信息网络建设、光电、充电桩、生物质能、智慧城市、科技等;类新基建包括轨道交通、园区开发、垃圾发电。
从现有ppp项目库来看,新基建空间大有可为,“新基建”项目在整个ppp项目库中少的有点可怜,不足1000亿元,占比只有0.5%。类“新基建”项目,如轨道交通、园区开发、垃圾发电等,在ppp项目库中大约2.6万亿,占比14.7%左右。两者加总大概占整个ppp库的15%左右。
2.3 “新基建”概念变火,反映市场人心在tmt,以基建的名义来炒tmt
与动辄上万亿的传统基建项目相比,“新基建”规模太小,对拉动上百万亿元的经济体的增速来说杯水车薪。根据工信部,未来8年国内5g投资总额将达1.5万亿,因此2020-2021年运营商5g投资额度总共才有2,000-3,000亿元(图8)。政府可以大幅加快这方面的进展,从而以对数字、信息经济相关行业的作用很大,但总规模还是只有1.5万亿的话,对于拉动gdp实在微不足道。
总体上,我们认为政府将会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等“老基建”托底复苏,以“新基建”为主要推手;“老基建复苏、新基建加力”。而资本市场的表现更能反映出资本市场上的人心在tmt上,以基建的名义炒tmt。
3.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上还是下?地方两会工作报告怎么定?
第一、29省(市)中,16个省市公布2020年投资目标,平均增速7.38%;13省市目标增速高于201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占比81%;
超过201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5.4%)目标梯队:安徽 10%;广东10%;天津10%;广西9%;江西9%;海南8.7%;河南8%;福建7.5%;辽宁7%;甘肃6%;河北6%;山西6%;重庆6%。
低于201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5.4%)目标梯队:黑龙江5%;山东5%;新疆5%。
第二、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不再公布固定资产投资等目标;从2019年的情况看,即使公布目标,2020年最终未完成也可能普遍存在;
2020年已开两会的29个地方政府,13个省(市)未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2018年未提及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的有8个省(市),2019年上升至11个。
从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完成情况来看,2019年14个省(市)公布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8省(市)完成目标,6省(市)未完成。
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同,更多的地方政府选择不公布工业增加值目标。2020年,仅吉林、江西、广西、辽宁、河南、青海、宁夏7个省(市)公布了工业增加值目标。2018年未提及工业增加值目标增速的有21个省(市),2019年、2020年上升至22个。
4. 2020年gdp目标增速,地方两会工作报告下调幅度是多大?
截至3月3日,已有29个省份公布2020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附表)。除四川、云南省级地方两会未召开,重庆市等四省(市)2020年与2019年持平外,有9省(市)2020年gdp目标下调0-0.5个百分点,占比29%;下调0.5个百分点的4家,下调0.5-1个百分点的4家,下调1个百分点的4家,合计占29省(市)的比39%(表3、图8)。
可见,大部分地方政府gdp目标下调幅度大于等于0.5百分点。具体来看,已开两会的29个省(市)中, 21省(市)下调gdp目标,占比72%;下调目标的21省(市)中,12省(市)下调幅度大于、等于0.5个百分点,占比57%。
就此我们推测,在疫情发生后,不能完全排除下调到“5.5%-6%”可能,即目标区间从2019年的6%-6.5区间调降1个百分点。但现在来看,2020年全国目标下调到“6%左右”的可能性依然最大。2020年gdp目标下调确定,下调的区间、幅度决定着政策反映函数。我们判断,政策总基调依然以“对冲”影响为主要目标。
5.29个省(市)两会公布2020年gdp目标及下调幅度